首页 关于诺言 新闻中心 品牌项目 战略合作 金牌推荐 领袖年会 加入诺言
核酸退潮,抗原火了!
时间:2022-12-16 作者:小诺

“国内获批厂家不说50家,也有30家了。”谈起国内新冠抗原检测市场,有人认为很难复刻核酸检测市场的“造富神话”。



但是近日,多地已对防疫策略进行优化,降低核酸检测的辐射人群与检测频次。在防疫新形势下,抗原检测市场升温。


一盒难求

抗原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为热潮


近日,国内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先后调整,一些公共场所无需查验核酸检测结果,凭健康码绿码即可通行。与此同时,多地也发出呼吁,市民可购买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家自测。


一时之间,抢购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为热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都出现了“抗原难求”的现象。



叮当快药数据显示,11月下旬,叮当快药上抗原试剂盒周订单量相较上旬周订单量增长超8倍。而抗原试剂盒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媒体随机联系了三家药店,目前三家药店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厂家称,订单已经排产到了半个月后。


抗原检测市场的机会来了吗?今后应如何与核酸检测配合,又会朝哪些方向发展?


有厂家一天出货千万份


据媒体报道,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11月28日至12月4日,京东健康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344%。


一位华东地区的抗原检测试剂盒销售人员指出,行业现状是产能跟不上,目前业内有厂家每天的出货量达到千万份。“年初一波高峰,年中进入平静期,价格最低降到1.8-1.9元,没人囤货,有的是卖不掉砸手上的,很多厂家没有单子只能停产。最近单子一哄而上,生产厂家也就那些,太集中了,生产跟不上。”他认为,抗原一直会有需求,只是多少的问题。


另一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销售人员透露,3月代理商的拿货价还是4块,最近就跌到1.9元。他认为,行业发展至今,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比拼的是厂家的价格、产能。


在之前,他们是地方政府的保供单位,抗原检测试剂优先供给本地,而在上周六疫情防控政策有所调整之后,开始向全国辐射,当时有260万人份的现货。截至5日,排单量已经超过了千万人份。由于产能限制,一天最多只能出货50万人份,由此交付日期已排到至少半个月后。


华安证券在《新冠抗原检测行业专题报告》中分析,其市场长期空间有望达到2700亿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目前国内共有33款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获批且处于生效状态,涉及含胶体金法、乳胶法、荧光免疫层析法在内的多种方式,另有3款产品的注册证已到期,需要延续注册。



这36款产品背后,是36家涉足于此的企业。其中共有18家上市公司——布局胶体金法的数量最多,为12家,如北京热景生物、上海之江生物、广州万孚生物、南京诺唯赞等;布局乳胶法和布局荧光免疫层析法的各有3家;分别为杭州奥泰生物、英诺特、珠海丽珠集团,以及深圳华大因源、北京华科泰、深圳易瑞生物。


据了解,此前上述多家企业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多以海外市场布局为主。直到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内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产品的放开与注册获批,才迎来产品需求与销量的提升。


九安医疗暴利故事会否复制?


针对抗原产品销售情况等问题,上市企业近日陆续进行回应。


九安医疗回应中称,近期,国内居民对抗原试剂盒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在此前额温计、在美国销售iHealth试剂盒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为满足抗原试剂盒个人自测需求,公司正在积极快速地协调各方资源,力争迅速提高供应量。


今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创造了高达31918.64%的利润增长,它在美国市场上热销的iHealth试剂盒,毛利率为81.66%。2021年,九安医疗归母净利润仅为9.09亿元。九安医疗坦言,业绩增长主要是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iHealth试剂盒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带动。



九安医疗的强势表现,也受到公募基金的关注。三季度末9只公募基金合计持股737.64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62%,其中持股最多的是华宝中证医疗,持股631.12万股。


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官网iHealthLabs.Inc显示,2份装iHealth试剂盒售价17.98美元(折合人民币124.99元)。


而就中国而言,今年以来抗原检测集采相关方案也陆续发布。广东、河南两地公告广州万孚生物中选,其中选价格调整为9.8元/人份。而鲁晋联盟则公布了5家中选企业平均中标价约为8.3元/人份。


新冠流感双检会是出路吗?


在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看来,自行购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是一种“自律行为”,主动付费的用户规模远小于强制性核酸检测的规模,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兑现能力也有限。


应该教育老百姓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结合抗原检测的技术手段,大致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当然,抗原检测的敏感度不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即使抗原检测阴性,也要到医院看病。


对于抗原检测而言,《专家共识》写道,目前各级临床检验中心暂未开展室间质评活动,国内尚无SARS-CoV-2抗原商品化第三方质控品,必要时可使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作为第三方质控品。


那么,日后抗原检测应如何与核酸检测配合,又应该朝哪些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综合北京商报,中新经纬,鱼火火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