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诺言 新闻中心 品牌项目 战略合作 金牌推荐 领袖年会 加入诺言
3年亏174亿还想上市?苏州威马:全员降薪来一波
时间:2022-10-27 作者:小诺

微信图片_20221027113316.png


围绕薪资争议,威马汽车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事件刚刚过去一个月,近日,威马汽车又传出了大规模降薪的消息。有接近威马汽车的消息源称,公司将进行包括“高管主动降薪50%”在内的一系列财务政策,以应对此轮资本寒冬。


其实,高管主动降薪,是很多企业应对市场不景气、经营困难的普遍做法。高管为公司和员工着想,以身作则主动降薪,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大幅度鼓励士气。近年来,优信、联想、携程等知名企业均采取了给高管降薪的措施,降薪程度从20%到40%不等。


然而这次,威马汽车的降薪风波似乎已从管理层蔓延到了基层。据报道称,有内部员工透露,从10月起,威马汽车对基层员工工资将按70%进行发放。对于薪资缩减的具体原因,内部员工则并未向外界透露。


一叶而知秋,见微而知著。如果说管理层主动降薪是为了传达共克时艰的精神,那么基层员工的减薪,则意味着威马汽车或许正在面临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


微信图片_20221027113359.jpg


对于因薪资问题而被公众关注这件事,威马创始人沈晖可谓“深有体会”。9月底,“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事件被大众所熟知,沈晖随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很快,公众从威马汽车提交的招股书中发现,在这天价年薪的构成中,沈晖的薪酬仅201万元,其余均为其所持股权的价值。


当时,沈晖也在朋友圈中发文表示“有些事情,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


微信图片_20221027113415.png


而对于本次降薪事件,截至发稿,威马官方和沈晖本人并未对此做出回应,可能是公司正处于上市静默期,又或许威马汽车确实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三年亏损近180亿元,上市未有定期


网上数据显示,这家注册地在上海的汽车新势力,其背后“操盘手”在苏州。


2019年9月,威马汽车进行大股东变更。原大股东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为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且新增股东持有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微信图片_20221027113435.png

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信息


当时有消息称,这一股权变动与威马汽车的上市准备有关,苏州当地政府未来会给予威马汽车更便利的上市条件。不过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解释,大股东的变更与上市无关,而是公司在长三角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话虽如此,但威马汽车真有一颗想上市的“心”


今年6月,威马汽车完成了自己的第10轮融资,其融资总额超过350亿元,力压竞争对手“蔚小理”三家。当月第一天,威马汽车在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成为第五家向港交所上市发起冲击的造车新势力。


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21年电动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及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均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微信图片_20221027113509.png

招股书显示威马汽车2019年-2021年部分业绩


虽然有比较好的排名,但仔细来看,威马汽车的业绩数据难说“亮眼”。销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近2.2万辆新车,同比增涨62.2%。而哪吒与零跑则分别交出了6.3万辆与5.2万辆的同期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99%与265%。威马汽车的成绩与其他新势力品牌比,还是显得“囊中羞涩”。


财务方面,在2019年-2021年间,威马汽车一直处于利润负增长状态,累计亏损接近180亿元。与其他造车势力相比,威马汽车一年的亏损几乎是“蔚小理”三家一年亏损的总和。


也难怪有人说,威马每卖一辆10万元的车,要亏掉近15万元,真是越卖越亏。


整体来看,在舆论争议、财务状况不佳以及市场遇冷的多重打击下,减薪或许是威马挺过寒冬的手段之一。但要想真正获得喘息之机,威马汽车还需要用更积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上市前的日子。




造车新势力圈层遭受剧变


近年来,国家不断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政策激励,全球汽车行业都在往清洁能源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应运而生,赢得消费者的眼球和掌声。


然而风光背后,以威马汽车、零跑、“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圈层却并没有想象中平稳。


今年9月,零跑在登陆港股首日即遭破发,目前股价已由最初开盘的48港元一路跌至18港元。今年三季度开始,“蔚小理”美股、港股的股价一泻千里,三家都几乎达到了“腰斩”的地步。


种种现象说明,造车新势力圈层的日子并不算好过。


前段时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再次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对造车的看法。他认为,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小米公关表示“这是雷总基于对造车的思考,也是对行业的远期判断”。


整体来看,在新能源车时代,品牌竞争会更加残酷和激烈,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领导者品牌的优势会更加明显。此次威马汽车给高管和基层的薪资“打折”,是对于当下现状采取的无奈之举,还是说降薪而后勇,以更有效的措施和坚定的意志去抵御“寒气”,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文章来源/创客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