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众泰汽车,这一次要复产了!
10月18日晚间,ST 众泰发布了《关于汽车整车复产情况的公告》。
公告表示:公司自 2021 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整车的复产工作,目前相关复产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司计划于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线第一批复产的 T300车型并举行下线仪式。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调侃:“王者归来”,又可以圆大家开“豪车”的梦。
次日开盘后,ST众泰收获第二个涨停。而在上述官方消息公开前,一张印有“热烈庆祝众泰T300海外版隆重下线”大型海报的照片已在网上悄然传开,受此消息影响,于10月18日直线拉板。
复产并非易事
2021年,由于缺乏流动资金,众泰汽车的整车生产几乎进入停滞状态,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销售。而在完成破产重整工作后,推动公司整车复产,成为众泰汽车的重要任务。
根据公告,此次下线的T300车型来自永康基地。2020年7月,众泰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曾介绍,公司针对2019年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了2020年永康汽车复产计划。
当时,众泰根据各车型的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了有市场需求且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车型。众泰称,TS5将是其复产的核心车型,所以其复产的第一阶段将生产销售众泰TS5核心新车型。而包括众泰T600出口车型、T700中大型SUV车型、众泰E200纯电动车型、众泰T300等几个成熟紧凑车型均被列入第二阶段复产销售计划。第三阶段ST众泰计划推出TS7核心新车型,同时推出A00级核心纯电动车E200的年型款新车型,主攻城镇乡家庭代步市场,同时各复产车型提升产量扩大市场。
复工复产计划虽然推出,但众泰旗下各工厂停产时间较长,部分设备已老旧过时。此外,一款车型涉及几百家供应商,相关车型的原供应链体系存在少量破产情形,重新开模需要一定的时间,众泰的复产并非易事。
ST众泰2021年年报信息显示,公司设计产能为68.5万辆,但因公司整车业务处于停产状态,产能利用率为0%。
而此次T300整车下线,意味着ST众泰的复产已经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不走原来老路”
曾因“复制”豪车受消费者追捧
众泰复产后,是否还会延续曾经的高仿路径?对此,ST众泰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的!今后的众泰的车型,都是原创,都是自主研发,不会再出现以往相像、模仿的情况。当下,国内汽车产品的设计自研,已经非常成熟,没有必要再走原来的老路”。
众泰汽车成立于2003年,是以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车用仪表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众泰、江南、君马等自主品牌,产品覆盖SUV、轿车、MPV和新能源汽车四个细分市场。
2009年,伴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众泰顺利进入“汽车下乡”目录,这一年众泰汽车的销售量也首次跨越10万辆大关。到2016年,公司创造了33.31万辆的销售业绩。
不过另一边,众泰汽车将“山寨”做到了极致。业界流传,众泰汽车仅靠皮尺丈量,就能设计出形似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品牌的众泰款汽车。
2016年,众泰推出外形酷似保时捷Macan的车型——众泰SR9,虽然市场意见褒贬不一,但也获得不错的销量成绩。据中国乘联会统计,2016年,众泰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33.31万辆;而在2017年,众泰汽车在中国本土车企销量排行榜上位列第八。
凭借复制豪华车的外观造型,众泰汽车一度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不过,好景不长,众泰汽车并未注重研发技术储备,反而专注于外观的设计,导致其在国产品牌终端的竞争力越来越弱。2018年众泰销量跌至15.4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1.66万辆。自2020年起,众泰长期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产能长时间利用率为零。
2020年9月,资不抵债的众泰汽车进入破产重整,当时的控股股东铁牛集团也被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被宣告破产。在2021年10月,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众泰投入重整投资款20亿元,接替铁牛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当年年底,众泰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自去年年底完成重整以来,众泰复产一直未见动静,这也引起投资者质疑,期间也传闻其造车资质被取消。不过,众泰在9月底否认了这一传言。该公司多次表示,公司复产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未发现有政策性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在18日的股东大会上,众泰此前公布的60亿元定增计划获得通过。此前,众泰瞄准了新能源带来的“复活”机会,在今年6月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按照计划,众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5.2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募集资金中的47.3亿元,将用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及研发能力提升项目。
今年8月,众泰宣布与重庆市璧山区政府达成合作,将在璧山投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改造并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
接下去ST众泰会有怎样的车型下线。今年9月工信部新车申报名录显示,ST众泰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申报一款小型纯电动车,最大功率分别为55kW和80kW,该车尾标为“U2”字样。
据了解,众泰汽车将全面布局整车生产、动力电池、重要零部件、汽车租赁、网约车和汽车售后培训学院等领域,为用户的出行生活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重塑众泰汽车核心价值体系。
不过,作为制造业的“皇冠”,汽车制造业是一个集人才储备、技术积累、品牌培养、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性的产业,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譬如说,为了加强自主研发,传统的造车势力中,长城汽车宣布未来五年要在技术上投入1000亿,吉利要投入1500亿。新能源汽车的“蔚小理”,三家企业累计融资已超过1500亿元。
与上述企业大手笔的投入来看,ST众泰显得捉襟见肘。财报显示,2019-2021年,公司合计亏损212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账上现金为13.89亿元,短期负债为11.34亿元。
ST众泰拿什么拼?ST众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驱动力,目前,公司分别在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设立研发中心,400多人的研发队伍。
一系列连环动作暗示了这家红极一时的国产“神车”很快将会回归市场,不过最终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检验。
文章来源/综合证券时报、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