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张近东时代即将谢幕。
7月12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苏宁易购创始人张近东向董事会提出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一职。
创业难,守业更难。
历经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张近东一手将一家路边小店,打造成了一艘零售航母,而这艘零售航母的陨落却仅仅用了3年。这三年间,苏宁易购的市值蒸发超900亿元,跌幅高达60%。
留下的苏宁,仍背负着巨额债务,截止一季度末,苏宁易购的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约450亿元,资金缺口仍高达127.4亿元;苏宁电器的债务情况更为严重,截止2020年底,有息负债1346.2亿元,偿债仍是苏宁最迫在眉睫的难题。
张近东“离开”苏宁
7月12日晚,苏宁易购公告称,董事张近东于7月12日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任职以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董事孙为民于7月12日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任职,董事孟祥胜于7月12日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公司董事任职,同时孙为民与孟祥胜辞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
尽管,张近东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但并没有与苏宁彻底划清界限。首先是,张近东仍被聘为苏宁的“名誉董事长”,继续发挥其多年在零售行业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与能力,为苏宁中长期的战略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在管理变革、推进企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公司给予指导。
另外,张近东还提名了儿子张康阳作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很显然,张近东并不甘心。
张近东发员工公开信
除了找钱还债以外,苏宁如何让业务重回正轨、重新赚钱也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张近东辞去董事长一职,也让外界看到了苏宁改革的决心。那么,苏宁的未来将走向何处?
张近东在辞任董事长时,向苏宁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公开信
内容如下:
坚定信心 奋力前行
——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
苏宁易购各位同仁:
回想创业历程,30多年前,我从南京宁海路一家200平米的小店开始了创业之路,生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随着一批批志趣相投、有为担当的年轻人加入,苏宁从南京到全国,从线下到线上,从小门店到世界500强,个人创业的苏宁,成长为了员工团队创业、行业协同创业的社会企业。回看创业路,苏宁的发展,得益于时代,更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苏宁人的风雨同舟、不断革新。
零售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未来很远。过去十年里,我一直在考虑这一问题,我认为这离不开持续领先的经营模式,更加现代化的治理机制,以及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才的持续涌现,事实上,苏宁也一直在向着这一目标迈进。面对行业的剧烈变化,我们率先打造了行业领先的智慧零售模式;面对现代化的企业治理机制,随着近期战略引资工作的完成,苏宁易购的治理结构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多元;面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在集团25周年时,我们提出要大胆任用85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干部,在集团30周年时,我们提出要迈向“全员创业”的新阶段,如今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部成长、成熟,已经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所以今天我选择了更进一步的放手支持,主动向董事会申请辞去易购董事长职务,只担任名誉董事长。
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经过30多年的积淀,苏宁易购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滚滚向前。面向未来,苏宁易购应阔步前行、目光坚毅。要持续坚定发展的信心,当前所做的每一次调整与改变,都是为了让苏宁易购发展得更好,接下来,要坚定地推进智慧零售的落地深化,不断地将苏宁易购发扬光大;要持续推动更多精兵良将的涌现,团队是苏宁最大的财富,长江后浪推前浪,苏宁要走得更远,必须要有更多的后浪涌现,去走上前线,去发光,去照亮前路,要大胆地吸收引进更多的外部优秀人才,取长补短、兼容并包;要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未来,苏宁本来就身处高度开放的行业,是一家高度社会化的企业,连接着十万多家合作伙伴,服务着千家万户,未来要推动苏宁易购从开放走向更加开放,持续强化社会化企业的发展定位,持续打造更开放的治理架构,积极支持新管理团队各项工作的开展。
各位苏宁易购同仁,大家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永远同行。未来的日子里,作为苏宁易购的名誉董事长,我将继续与大家并肩作战,我相信,随着更多的产业资本、行业智库的进驻,苏宁易购一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心之所向,行则必至,苏宁易购,加油!
张近东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苏宁88亿混改,阿里、小米巨头入局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以下合称“转让方”)拟将所持公司合计数量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6.96%的股份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根据公告,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由江苏省、南京市国资牵头成立,总规模为88.3亿元人民币,华泰证券、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产业投资人参与。
苏宁易购表示,股份转让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整合优质资产和优质业务,与国有资本、产业资本实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其中,国资的参与将为苏宁易购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阿里巴巴及海尔、美的、TCL、小米等产业投资人与苏宁易购将发挥紧密的协同效应,在用户、技术、服务、供应链、仓储物流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