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喜茶完成C轮融资估值超160亿;
2021开年,奈雪的茶宣布完成130亿元融资;
1月13日,号称“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完成首轮融资20亿元,估值达200亿元!
网友:“新茶饮第一股”最强候选手诞生了?
首轮融资20亿元蜜雪冰城宣布冲击A股
其实,早在2020年9月,就有传闻说蜜雪冰城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后估值约200亿人民币。但当时,蜜雪冰城很快就站出来否认,称该消息”不属实。暂时没有接到相关信息。”
如今看来,一切并非空穴来风。
1月13日,蜜雪冰城宣布完成首轮融资,由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双方各投 10 亿元。
本轮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超过 200 亿元,与此前陆续宣布完成C轮融资的奈雪的茶、喜茶(估值分别约为130亿元、160亿元)相近。
不过,与奈雪的茶和喜茶对上市一事始终“三缄其口”不同,融资后的蜜雪冰城大方地向外界公布了它的“野心”,即计划在 A 股上市!
据蜜雪冰城方面透露,目前其上市的筹备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交表已经在倒计时中,预计年内将完成上市流程。
至此,“新茶饮第一股”的竞争,再添一名猛将!
创立24年从摆地摊到开出一万家店
作为茶饮市场首个门店数破万家的品牌,如今的蜜雪冰城已然坐拥庞大的市场,潜力无限。但其光环背后的发家史,却鲜为人知。
比如,很少有人知道,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是摆摊起家的。
创立于1997年的蜜雪冰城,眼见着身边的同行品牌从避风塘、七杯茶变成了CoCo都可、1点点,但真正开始在大众消费者中拥有姓名,反而要比喜茶和奈雪的茶晚得多。
直到2012年,蜜雪冰城在全国门店不过400家,这对于一家已经成立15年且以加盟为主的饮品企业来说,并不算多。
蜜雪冰城真正开始发力是在2012年以后,到2020年达成1万家门店的目标时,用8年时间增长了24倍。在张红甫的记述中,正是在这一年,他和哥哥张红超决定自建工厂,把核心的供应链掌握起来。
一直被贴着“下沉市场”标签的蜜雪冰城,其实已经开到了一线城市。在北京有70多家门店,已经超过了奈雪和喜茶。尽管大部分门店都位于五环外,但也不乏入驻二环内的,比如位于鼓楼、簋街等。网友形容,这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从三四线城市进发,直冲北京”。
也是在2012年,90后聂云宸大学毕业,在广东江门开出一家名为“皇茶”的奶茶店,即喜茶的前身。
截止目前,喜茶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了超过700门店。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仅为390家。
作为喜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奈雪也不甘其后。截止到2020年12月,奈雪如期完成年初定下的200家开店计划。由于疫情影响,奈雪实际推进新店开业是5月之后,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开店计划。目前奈雪直营门店总计近500家。
加速奔跑的不只是头部品牌,一直坚持深耕长沙的茶颜悦色在2020年终于走出了长沙。在武汉的第一家店门店开业时,“排队8小时”的盛况甚至冲上微博热搜。短短一个月内,茶颜悦色预计在武汉开出6家直营门店,并且进军奈雪的大本营深圳,开始往一线城市进发。
这意味着新茶饮赛道在2020年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走出自己的优势领地,与竞争对手争抢市场。
竞争不仅来自同行,传统快消品品牌也纷纷筹划进入线下茶饮市场,娃哈哈和香飘飘都在去年开出了同名奶茶店“试水”。
市场想象力还有多大
多方数据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
茶饮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由于饮料配方申请专利较为困难,创新产品也只是在水果茶、奶盖茶等基础上进行延伸,品牌之间在产品和品类上越来越相似。不常喝鲜果茶的人,很难分得清多肉葡萄和霸气芝士葡萄的区别。
为了争夺市场,品牌们都逐渐跳出单一产品及渠道模式,向多品类、多渠道探索。比如喜茶和奈雪,在茶饮的基础上向烘焙、咖啡、酒饮等多品类延伸,同时也在现制饮品外做起了零售。
喜茶在去年推出“喜小茶”子品牌,产品定价在6-16元。CoCo都可、1点点、古茗等的产品都位于这个价格带,可以说是竞品如云,且与蜜雪冰城有了重合区间,竞逐下沉市场。
蜜雪冰城子品牌“幸运咖”在郑州开出品牌全新形象店,幸运咖产品整体定价在5元-10元,与蜜雪冰城主品牌属于同一价格带,这在咖啡行业人士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张红甫对幸运咖寄托了很高的期望,预计5年内打造出与蜜雪冰城相同的咖啡品牌。
为了提升复购率、加强粉丝粘性,喜茶和奈雪的茶均在小程序、公众号上花费了很多心思,重点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据奈雪方面介绍,奈雪在包括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所有新媒体平台上有近4000万的会员,并且仍在以月均200万的数量增长。去年年底的线上点单率达到78%,远高于新茶饮行业54%的平均值。
下沉市场却另有一套逻辑。此前,蜜雪冰城一直没有为加盟店配备统一的收银系统,直到近两年才开始完善。在学校附近,孩子们会用现金来买冰淇淋,而上了年纪的店员也不习惯使用收银系统。
国内的竞争激烈,茶饮巨头们开始把目光瞄向海外。2018年,蜜雪冰城在越南河内开出首家海外;同年,新加坡等地接连出现喜茶的身影;而奈雪继2018年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海外门店后,又一次的全球化尝试则是在大阪开出日本首店。
向上游供应链渗透也是喜茶、奈雪与蜜雪冰城为数不多的共识。前两者都不惜砸重金去建立自己的茶园和果园,以稳定的供应链输出来保证产品的品质,也保证自己的价格。以形成真正的壁垒。
一边是头部企业大量开店,一边则是中小品牌或者街边店的倒闭。对于新茶饮乃至包括咖啡在内的线下饮品市场,市场火热的同时也在经历残酷的洗牌过程。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奶茶店的存活概率为20%左右,即大部分新开奶茶门店处于亏损状态。如何平衡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建立行业壁垒,仍是茶饮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有投资人士表示,对于新茶饮未来的市场并不看好。从《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的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新茶饮消费者规模正式突破3.4亿人,其中90后与00后占据近七成市场。换句话说,新茶饮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会喝奶茶,但不会喝一辈子奶茶。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也表示,随着消费者的成长,对新茶饮的产品创新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未来的茶饮乃至包括咖啡在内的饮品市场还会进一步差异化,包括品类细分的差异化和经营模式的差异化,但这些品牌之间不会是完全区隔的,也可以是融合、共生的。目前这三家头部企业是占据了市场先机,但在五到六年之后,市场才会更加成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