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美股收盘,拼多多大涨超15%创历史新高,市值达2038亿美元(约合1.33万亿人民币),相比前一个交易日增长约275亿美元。由此,拼多多总市值已超越京东和百度之和。今年以来,拼多多已涨超339%。
根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目前黄峥身价已达586亿美元,成为中国第三大富豪。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目前中国首富为钟睒睒,马云和黄峥的财富基本相当,分别为688亿美元和686亿美元。
黄峥有望超过马、钟成为下一个中国新首富吗?拼多多会不会“干掉”淘宝?让我们来看看黄峥和拼多多的发展简史。
学霸毕业,开启创业之路
1980年出生于杭州郊区的黄铮,父母是普通的工人。但因为小学成绩好,他进入了杭州最好的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
中学毕业,黄峥被保送进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这是只有学霸中的超级学霸才能享有的待遇。浙大竺院混合班学生享受的资源和未来达成的成就,比清华北大最顶尖的人才毫不逊色。
从浙大毕业之后,黄铮又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继续深造计算机学业,因此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学位。
2004年,黄峥硕士毕业,面临着选择微软还是谷歌的迷茫。当时的微软如日中天,而谷歌才刚刚起步。段永平建议黄峥选择谷歌。
段永平,是一手打造了小霸王、步步高、Vivo、OPPO的人,后来退隐美国,改行做投资,曾经有过投资网易获利百倍的骄人战绩,被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谷歌当时还没上市,在快速发展之中。黄峥拿到部分股权。3年后,谷歌上市,黄峥的账户里多了几百万美元。27岁的时候,黄峥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2006年,由于谷歌中国的成立,黄峥选择了回国工作。但在一年后,他离开谷歌,开始自己创业。
黄峥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叫“欧酷”,第二家创业公司叫“乐其”,做电商代运营。
第二次创业,黄峥走的是内部孵化的道路,乐其内部孵化了一家游戏公司,游戏公司内部又孵化了拼好货和拼多多。在2015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组成新的拼多多。
大佬辅佐
翻开黄铮的创业史,一路走来,黄铮身后有5位大佬辅佐。
第一位:丁磊
黄铮是一个学霸,IT技术高手,在浙大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大四那年,黄峥在宿舍上网,有个陌生人在MSN上加他好友,对方声称是网易的丁磊。黄峥还以为他是个骗子,后来才发现真是那个丁磊。
丁磊找黄峥,表面是请教一个技术问题,实际是想招揽他。因为当时黄峥学的是计算机,常常在网上发一些讨论技术问题的文章,小有名气。后来黄峥没有去网易,而是选择继续学业。
丁磊和段永平很熟。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网易濒临倒闭的时候,也是段永平出手相助,才让网易走出了困境。
通过丁磊,黄铮在美国留学时期认识了一个低调的大人物,他就是同样在美国的段永平。
第二位:段永平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他,没关系,你一定听说过步步高。他就是之前步步高的董事长和创始人。
后来,步步高解体,他就去了美国,并培养出了OPPO和VIVO以及步步高点读机。
段永平是一个营销高手,黄铮是第四个段氏门徒。
在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高价拍得了巴菲特午餐,当时,段永平就带上了黄铮一起与巴菲特交流。
黄铮美国硕士毕业后,段永平建议黄铮去当时还没上市的谷歌就职。黄铮听从了段永平的建议,去了谷歌任职。而谷歌的工作经历也为黄铮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与人脉,随着谷歌的上市,黄铮获得的股权价值几百万美元,初步实现了财富自由,并且认识了李开复,跟随李开复工作了一段时间。
黄铮曾在一次公开访谈中表示:“在创业过程中,段永平一直在耳边敲打他要做正确的事情,并一直传递给他一个最重要的信念,那就是做人要本分,不占他人便宜”。
段永平除了在做人做事方面给予黄铮指导外,在资金上也对黄铮给予支持。黄铮创立拼多多,段永平就是他的天使投资人。
第三位:马化腾
小马哥曾经也尝试做电商,只是一直没有做起来。
为了对抗“满嘴跑火车”的马云,腾讯一直都在布局投资各大电商平台。比如京东、有赞、微店,还有后来的拼多多。
腾讯对于拼多多最大的帮助就是微信端的宽容。首先,拼多多的链接能够在微信直接打开。其次,拼多多的一些诱导信息也能在微信端随意分享转发。而阿里系淘宝天猫的链接在微信里是属于被屏蔽的外链。可见拼多多对腾讯的依赖有多深。
第四位:王卫
这位顺丰创始人在15年便加入拼多多阵营,并对外宣称投资拼多多是因为和黄铮两个人聊得来。
这显然是不可信的。
背后更多的是快递行业风云暗涌,是顺丰与菜鸟、桐庐帮的战斗。
众所周知,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支付体系和物流。马云成功创立并推广支付宝,拉起了阿里帝国;刘强东着眼物流,通过投入巨资建立自营物流,打下来京东天地。而到拼多多这里,快递物流则是依赖于这位顺丰快递。
第五位:孙彤宇
孙彤宇是当年跟着马云一块创业的人,也是蚂蚁金服彭蕾的丈夫,淘宝网的创始人。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孙彤宇在阿里上市后,便离开了阿里。离开阿里之后,处于半隐退状态,拼多多成立之后是黄铮的军师。
这位淘宝网的缔造者的“平台价值观”给了黄峥和拼多多绝对有益的启发——平台与品牌不同,品牌是一部分人群标新立异的价值主张,而平台是通过观察市场动态去匹配更多的供给和需求。
拼多多:崛起于低价
2015年9月,即拼多多快速崛起前夕,“移动互联网化”浪潮。
传统零售巨头,例如苏宁、国美之流是悲哀的,因为它们还没来得及适应“互联网化”的潮流,又要被迫应对更可怕的“移动互联网化”潮流。
结局是,他们建立大型独立电商平台的战略基本失败了。
而唯品会、当当、网易考拉、小米有品之流只能屈居于垂直平台。
中国零售电商市场已经基本落入阿里(淘系)、京东两大巨头之手。
阿里和京东取得全市场的主控权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它们都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趋势,早早在移动化(无线化)方面投入重兵,并积极将用户引导到移动端。
在两强并立的格局下,2016年前后,淘系电商和京东的核心成长逻辑都是“消费升级”。
电商相对于线下零售的核心优势已经不再是价格,而是综合性的“用户体验”。消费者愿意为更高端的品牌、更好的体验付出更高的价格。
所以,在零售电商市场上,淘系整体“向上移动”了。在这个过程中,位于中基层的C店、中小B店和垂直B店商家,在一定程度上被牺牲掉了。
而这,就是拼多多强势崛起的原因。
拼多多:扩张于社交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微信,拼多多根本不可能扩张如此之快。
虽然淘宝不能使用微信的流量资源,但其实京东是可以的。
只不过,京东一直没有用好微信的流量入口,过去如此,现在仍是如此。
这不仅是因为京东不愿过度依靠微信,也是因为它从未熟悉互联网的“社交”“趣味”玩法。
而黄峥的拼多多,善用社交网络进行用户裂变,即新型电商。
一直以来,微信支付的作用被很多人忽视——它的作用甚至比小程序还大。如果没有微信支付,拼多多可能从一开始就不会发展起来。
在三线以下城市,以及一二线城市的“五环外”,存在着大量没有支付宝账户、微信支付也没有绑卡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通过抢红包等行为,他们的微信支付账户中沉淀了一定量的现金,但是缺乏花出去的途径。
拼多多早期吸引的正是这些种子用户——对他们而言,在群里拼团抢购一双打折的鞋子,与在群里抢一个十几块钱的红包是相同性质的事情。
直至今日,微信仍然是拼多多最重要的购物场景之一:在微信群或个人会话看到拼团信息,点击之后唤起拼多多APP然后完成下单,可能仍然占据了拼多多整体客单量的30-50%。
盛景之下,亦有隐忧
事实上,在拼多多盛景之下,亦有隐忧。
比如:拼多多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公司亏损103亿;有商家反映被拼多多“盗店”和强迫在淘宝拼多多之间“二选一”;阿里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拼多多;网络舆论对拼多多极不友好,在知乎、微博上,关于拼多多卖山寨货的负面新闻和评论铺天盖地;拼多多“拼团”的商业模式也受到了批评和质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把拼多多列入“臭名昭著市场”名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流量瓶颈、产品质量、市场定位。
第一个问题流量增长遇到天花板。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用户数,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用户增长乏力,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第二个方面,则是产品质量。
在中国电商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假冒伪劣产品曾经是割之不去的毒瘤。
现在以正品作为卖点的京东,曾经被人称为“二手东”。淘宝,更曾经是假货泛滥的天堂。而曾经红极一时的聚美优品,因为“假货风波”,股价跌至谷底,在中国电商市场上已经沦落为微不足道的陪衬。
黄峥曾说:淘宝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我们一个也逃不掉。
第三个问题是市场定位。
中国有14亿人口,8亿多网民,但是阿里和京东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面对中国电商市场被阿里和京东瓜分的格局,黄峥提出了“错位发展”的路线。帮助他迅速起家的用户群,是阿里和京东难以触及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用户。黄峥曾经形象地提出:“五环内的人看不懂(拼多多)。”
“五环外”,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流行词汇,专指三四线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这是一个拥有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却曾经是电商的荒漠。
拼多多找到了“低价拼团”和“微信裂变”的方式,轻易突进了这片荒漠,收获丰厚。
这种打法,被称为“农村包围城市”,与黄峥的人生导师段永平及其门徒推销步步高、OPPO和vivo的打法,颇有相似之处。
但是,这一市场定位带来的一个重大问题:用户的客单价不高。对公司或投资者而言,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意味着用户质量不高。
拼多多的物流比京东慢,产品正品率比京东和阿里低,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用户要选择拼多多?
最大的原因:便宜。但是便宜,往往是和低端绑在一起的。
拼多多:未来?路在脚下
三年前,黄峥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小时候我爸买了一块真的表,别人都说是假表,后来我有钱了,我爸戴块假表,他们都说是真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这世界确实就是这样。
在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当中,拼多多是引发争议最大的一个。
有人嘲笑它,有人吹捧它,但讨论的客体却是同一家公司。
现如今人们太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蛊惑,我们热衷于从这个人是不是有钱来判断表的真假,也热衷于从平台的调性或股价波动,来贬低或高估拼多多的商业价值。
可世界需要简单,拼多多究竟能走多远,也只需从平台所提供的价值本身来看。
现在,拼多多成立才4年多,它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人能够想象的极限。
段永平曾说,虽然我没有用过拼多多,但是我高度信任黄峥,给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厉害的地方。
注:参考文献《黄峥身价再次超过马云,拼多多彻底火了,真的会把淘宝干掉吗?》、《拼多多市值超2100亿,黄峥成中国第三首富》、《纵观拼多多和淘宝发展史》等素材,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诺言文化
诺言文化创建于2008年,先后成立了诺言传媒、创始人手拉手俱乐部等分支机构,开始向集团化、股份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诺言文化通过整合高峰论坛、专家智库、主流媒体、品牌升级、营销推广、金融资本等丰富资源,为中小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切实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价值落地,推动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及品牌溢价事业。历经十余年发展,被业内誉为“品牌文化建设个性化定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