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知乎创立;10年后,知乎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问答平台。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12月,知乎全网用户3.7亿,积累了超过2.6亿个问答,并且从创立之初,知乎的用户和内容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2010年创始之初,知乎在互联网行业一直就有着不小的关注度。早期的邀请制,李开复、徐小平等大佬入驻、各垂直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见解,都为知乎贴上精英的标签;到近期的腾讯领投C轮、今日资本领投的D轮融资,都让知乎上了不少次科技媒体的头条。
一本杂志:命运翻滚的开始
十年前,周源在上海一家加拿大外资公司写代码,和大多数“码农”一样,虽然从事着世界上最先进领域的工作,但是对外部世界真正的变化却知之甚少。
2005年春节,周源在老家路边等人,无意中买了本《IT经理世界》,但要等的人一直不来,只好一直看杂志。里面有篇报道让他印象很深,讲述了很多改变未来商业世界的技术变量,还提供了改变的逻辑,文章中提到的改变一部分是由程序员完成的。
周源第一次发现自己做编程的原来也很有力量,而自己作为程序员,那么长时间却一事无成。于是,周源决定了做一件发现了更大世界的事,他决定过年后辞掉程序员的工作,去《IT经理世界》杂志社成为了一名记者。
那一年,百度刚上市,李开复去了Google,周认为记者是“可以接触很多牛逼人,站在浪潮之巅看潮流翻滚的人”,他最终如愿以偿。
“发现更大世界”的决定,也让周源命运开始翻滚,在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见识之后,他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尝试做一些东西。
在第一次创业“Meta搜索”失败之后,他又在2010年12月创办知识型问答社区知乎。知乎创办三个月后获得了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一年后又获得启明领投的近千万美元投资。今年,知乎的“模仿对象”Quora如今已经估值9亿美金,而业内人士估计知乎的估值也达到了2亿美金。
周源认为自己“做过媒体、做过技术又创过业”,融合了极客与文人的气质,他创造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社区是“不二之选”。周认为做社区要“尊重社区的节奏”。在上线的前两年,知乎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
知乎的成长故事
以下为周源的口述分享:
几件事催生了我的想法,让我变成“让事情发生的人”。
最大的刺激是2008年去美国排队见乔布斯,他发布Macbook Air的时候我就在现场!我离他很近,当时激动得不得了,有种朝圣的感觉。
由于对苹果的热爱,我加入了apple4.us,一个极客范儿的群体博客网站。最开始大家在apple4.us上面分享苹果产品相关的文章,后来开始讨论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科技和人的关系,它的延展性就突然展开了。
因为apple4.us的灵感,我就想我能不能做一个规模化,一千倍大的apple4.us。我当时和成远(知乎创始团队成员)用新媒体的方式去尝试规模化apple4.us,做了一个类似于apple4.us的群体博客N3。
虽然N3也挺成功的,不到三个月流量就超过了《IT经理世界》的官方网站,但是它的产品没有达到我所想要的,最终我们暂停了N3。
后来,我离开《IT经理世界》进行了第一次创业,做了一个中小企业搜索广告投放的数据分析服务公司“Meta搜索”,但这个产品没有切中痛点,没人愿意付费,我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创业失败之后,我去西藏旅行,回家之后经历了一段苦闷的日子,直到看到了Quora。
我跟张亮(知乎联合创始人之一)坐下来讨论,我说,我们可以做一个中文版的Quora,创业失败不一定就是累赘,也可能是笔财富,我以前做过媒体,又做过技术,创过业,来做这么个产品简直是不二之选。于是,我决定再出来创业。以前的创业团队都比较信任我,他们回来和我一起做知乎。
项目很快就启动了。第三天早上,张亮跟我说,他找到了一个天使投资人。当天晚上我就和投资人见面了,他给我们投资了150万。
知乎的下一站
在传统定义里,知识多指代印在教科书里,或是老师上课时所教授的内容。而在过去,知识的主要流通介质是书。
对知乎这款产品而言,它将能够帮助其他人更好地认知世界的有价值信息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知识”,包含了支撑各个行业运转的专业判断,能够解决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一些亲历者的观点等。
过去9年多,知乎以人和内容为节点,构建起了高质量的知识社区和高价值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样一个循环的、网状的内容生态,让人人可参与其间。作为社区讨论的副产品,海量高质量内容成规模地被生产和分享出来,并且通过知乎的结构化索引、搜索、收藏等路径,让更广泛的用户可以便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019年8月,知乎正式宣布完成4.34亿美元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本等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这是知乎融资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也是当时,中文互联网文化和娱乐领域金额最大的融资之一。
过去,外界总以“慢”来形容知乎的发展,但周源强调,知乎从来没有以“慢”为做事情的原则,而是以专注、认真为行事的圭臬。用户永远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对任何互联网产品都一视同仁,留住他们的标准也很简单,产品好用、内容好看。
现在随着知乎日趋成熟和完善,周源认为,创业永远不存在“高枕无忧”的状态。一方面要考虑行业竞争,另一方面还要担心环境和用户变化。就像统一和康师傅这样级别的公司,一直是相互竞争,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彼此方便食品的销量因为外卖行业的兴起受到很大影响一样。
知乎马上就要十岁,而周源也即将步入“不惑”的年龄,但他觉得“不惑”与年龄无关,与心态有关。“感觉目前自己仍然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在做好产品这件事情上,仍然会感到热血澎湃。”
未来,周源将如何进行新的排兵布阵,带着知乎在深海中遨游,知乎的下一站将会迸发出哪些新的场景,也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参考:
《没人没钱,周源在知乎提问商业化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啥?知乎要上市了?张一鸣知道吗?》
《知乎创始人周源:从发现更大的世界开始》
《知乎创始人周源:社区是特殊的数字化产品,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End-
诺言文化
诺言文化创建于2008年,先后成立了诺言传媒、创始人手拉手俱乐部等分支机构,开始向集团化、股份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诺言文化通过整合高峰论坛、专家智库、主流媒体、品牌升级、营销推广、金融资本等丰富资源,为中小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切实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与价值落地,推动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及品牌溢价事业。历经十余年发展,被业内誉为“品牌文化建设个性化定制专家”。
。文 | 晓絮 图 | 网络 。
。版 | 晓絮 审 | 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