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诺言 新闻中心 品牌项目 战略合作 金牌推荐 领袖年会 加入诺言
创业20多年,管理资产超万亿 ! 陈东升:战略决定一切
时间:2020-12-04 作者:小诺

陈东升是“92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有评论说他创办的三个公司——嘉德拍卖、宅急送和泰康保险,分别赚了古人、今人和未来人的钱。


他用24年时间和17亿人民币的资本,将泰康打造成一家总资产过万亿、管理资产超过20000亿、年营收过200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


作者 | 陈东升 泰康集团董事长兼CEO

来源 | 《哈佛商业评论》


泰康走到今天,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所有的领域都要服从战略。

 

我1992年开始创业,先后创办中国嘉德和泰康。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我最关心的是战略,一直在思考战略相关问题。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发展壮大,最核心的是要制定正确的战略。

 

泰康经历了三次关键战略调整:2001年,做大规模,开启全国布局;2009年,回归寿险本源,开启价值转型;第三次是始于2007年进军养老产业的尝试,泰康用10年时间布局医养板块,最终在2017年形成深耕寿险产业链,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全新战略。

 

每一次战略的转变,都将泰康带往一个新高度。泰康的长期发展说明,战略决定一切。


定位决定战略


正确的定位是制定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定位的核心是“做什么生意”和“做什么人的生意”。


“做什么生意”就是选择赛道。大水里面才有大鱼,所以一定要选一个大产业、好行业,天花板要足够高,才有可能做成大企业。企业越大,才能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对于行业和产业的选择,个人经验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结构、短期看宏观。

 

长期看人口,一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二要关注人口需求的变化。最好的生意是抓住人的刚需——工业时代是衣食住行,服务业时代是娱教医养。

 

企业家应该抓住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根据这些人群需求的变化来布局产业和调整产品。所以这也是决定一个企业“做什么人的生意”的一个前提。


资料来源:OECD,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泰康保险


中期看结构,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寻找机会。

 

中国是三期交叠,工业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已奠定基础,所以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数字时代诞生了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巨头;而在消费时代还缺少领军企业,这就给了创业者和企业家很大的机会和空间。


短期看宏观,宏观经济的变化原则上不影响企业的定位与长期战略,但是企业要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来调整短期发展的目标。


什么样的企业有成为大企业的特质呢?


只要具备“创新、复利、连锁和杠杆”这四个要素,甚至不需要全部满足,企业就有做大做强的基础。

 

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要务,这已经是所有企业的共识。

 

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要求产业或者企业具备长期经营的特质,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展现复利的力量。

 

连锁和杠杆都是企业快速扩张、迅速做大的方式,连锁对管理系统和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杠杆就是负债,银行、房地产还有寿险都是负债经营,是天然的杠杆行业。

 

当然利用杠杆风险是最大的,大到金融危机、小到企业破产,基本上都是因为利用杠杆快速扩张导致的。而寿险行业这四个因素都具备。


定位的第二个关键是“做什么人的生意”。定位决定战略,而战略就是对客户的定位。产品根据客户定位来设计,什么样的客户,就给他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客户定位定清楚,才有明确的产品。泰康 2007年决定进军养老产业,将美国 CCRC 养老社区概念带到中国,还创新性地开发出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幸福有约”,实现虚拟保险和实体养老服务相结合。

 

后来还把客户、产品与销售队伍,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经营“金三角”,甚至是一个全新销售的生态。



战略来源于实践


定位是确定公司做什么,战略就是公司要怎么做。


好的战略一定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衍变。泰康刚成立的时候,中国的寿险市场还很小,而且很快遇上了亚洲金融风暴,国家对金融业的发展也很谨慎。

 

所以泰康那时候就放慢脚步,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做“小而精”。

 

但是泰康自己心里清楚,只要做好一定能够成为《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


到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WTO的形势已经比较明朗,金融业面临对外开放,国家也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在这种情形下,泰康抓住机会,引入11亿元外资,并在短短三年内在全国开了23家省级分公司和168家中心支公司,基本完成机构全国网络化布局,为下一步做大规模打下了良好基础。

 

  • 一是从2002年开始,银保渠道在中国兴起,泰康的保险业务规模迅速做大,到2006 年收入达到200亿元。

     

  • 二是泰康在2006年开启了县域保险战略,将机构下沉至县级城市甚至乡镇,两年间新设了超过2000个县域网点。


2009年,泰康开启新一轮的战略转型,从做大规模转向价值经营,一是夯实县域机构,经营重点回归中心城市;二是逐步减少短期产品销售,降低对银保渠道的依赖。


战略既要关注现在,更要着眼未来。对此,企业应该关注两个问题:现在赚钱,将来这种方式还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构建新的利润池?


泰康在做大做强寿险主业同时,也一直在观察和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平安是行业的标杆企业,走的是金融宽带的道路,现在又走向金融科技。

 

但是平安金融宽带的路泰康走不了,一是金融牌照的窗口已经过去;第二是市场越成熟,专业化就越重要。

 

2007年,我们发现养老服务业可能是一个好的方向,开始尝试进军养老产业,后来又扩展到医疗康复。

 

对于泰康来说,把寿险主业做好,然后进入资管,进入养老和医疗,不是在跨界,而是深耕寿险产业链。

 

养老和寿险是天然匹配,真正实现商业模式上的“长坡、宽道和厚雪”——长坡即全生命周期,就是“从摇篮到天堂,客户活着的时候我们为您服务,上了天堂,我们还为您站岗”;宽道即服务领域要足够宽——活力养老、高端医疗、卓越理财、 终极关怀,让人长寿、健康、富足的服务全部涵盖;厚雪是面向中产及以上的客户。

 

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泰康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除此之外,价值观很重要,企业要一直坚守。价值观是战略的底层系统,不管企业战略如何变,价值观不能偏。

 

泰康成立时就确立了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价值观,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从一个单一的寿险公司发展成多元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正迈向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虽然战略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但是从来没有偏离过这个价值观。

 

并且在经营实践的过程中,泰康不断升华对人寿保险的认识,把公司的价值观提升到了哲学层面——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这也跟泰康的大健康战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泰康也有了新的使命和愿景——成为一家“面向大健康产业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让人们更长寿、更健康、更富足”。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公司治理的竞争


治理结构是战略落地的组织、制度和人才的保证。企业竞争的本质是治理结构的竞争,是董事会的竞争。

 

治理结构一定要建立在阳光透明原则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够深入理解股东和董事会的意志,才能够透彻地理解公司战略,才会形成执行力。


良好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股权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公司治理。


我从做泰康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视股权结构,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以大股东领衔、外资股东和中小股东共同发展的稳定股权结构。


找股东就像找对象,股东不和谐经常扯皮,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影响。所以找股东要找“富贵人家”,要找最优秀的企业。


现在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方式是速成,这个速成的过程也就是融资的过程,拼命地一轮一轮融资,股权也一轮一轮地被稀释,这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个挑战。


董事会的结构也很重要。一个一流的董事会,一定要考虑到知识结构的相互补充和完善,此外还要考虑到市场竞争和时代环境的要求。泰康是中国金融业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企业,到目前公司一直坚持三位不同领域独立董事的结构。

 

  • 一是要有一位宏观经济学家,因为泰康上万亿元的资产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必须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

  • 二是要有一名审计师,主要是监控风险,要找最好的审计师,帮公司严厉地看着所有财务风险;

  • 三是一位科技领域的代表,现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专家。


同时,要加强董事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让董事熟悉和深入了解公司的发展。


通过观察,泰康发现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无论近代还是现代,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发展最好的还是那些创始人、创新者、核心股东和经营者四位一体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亚马逊、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平安。

 

这样一种结构,有着很顽强的生命力和出类拔萃的竞争力,而且也往往容易成为新时代技术创新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战略共识就是执行力


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明白,你对企业的影响来自你的思想力。思想力就是你对战略的思考,对战略的明确描述,以及队伍上下对战略形成高度共识。


执行力就是战略认识的统一。战略一定要在三个层面达成共识,在这个方面,泰康是有教训的。

 

2006 年泰康开启县域保险战略,所有干部不理解,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董事长也是CEO,自己说什么他们去做就行了,强行推这个战略。他们迫于压力做了,但动作变形,严格讲应该是“失败”了。

 

这件事教育了我,后来再制定新的战略时候,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在董事会形成高度的共识、经营高管层形成共识、核心干部和基层骨干形成共识。


到 2007 年泰康开始进军养老产业,我就特别重视共识的达成。

 

2008年我考察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很多养老社区,最终决定把美国的模式带到国内,在整体战略推动之前,公司的董事参观了美国的养老社区,从东海岸走到西海岸,大家感慨万千,觉得公司医养战略非常正确。


进军养老之后,泰康又从传统的、一元的寿险养老社区路线进入一个综合的医养和健康路线。

 

战略共识就是执行力,没有共识,这个战略也是挂在墙上的战略;凡是执行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对战略的认识不足。

 

泰康走到今天,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战略决定一切,所有的领域都要服从战略。服从战略,首先要学习战略、了解战略、理解战略。

 

所以我常常讲资源服从战略,所有的CXO首先要是战略家,要对公司战略理解,然后才能够把战略在各自板块落实。

 

所以我说共识就是生产力,共识就是凝聚力,共识就是执行力。


战略一定要能够用最明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语言越简单,说明对战略的理解越深刻。泰康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战略,简单说就是“长寿、健康、富足”这 6 个字。公司的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板块的业务都是围绕这6字战略目标展开的。


我讲用人,就是两点,一是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用优点补缺点,人尽其才。二是,不要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核心干部最好自己培养。

 

总结泰康的24年,我们最大的感觉是对价值观的坚守、战略的坚守,可以归纳成“三化三不”——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不偷、不抢、不争。

 

其中最核心的是对专业化的坚守,不搞多元化,规避商业模式的风险;坚持市场化,走亲清政商关系的道路,规避政治风险;坚持规范化,不偷不抢不争,做市场和监管的好学生。


企业家要坚持商业理想主义,做农夫、不做猎人,像农民一样勤勤恳恳,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这些年从房地产到互联网,大家年年谈风口,但泰康专注于保险,也没人觉得这是个大产业。

 

泰康就是认准了这个方向,天天琢磨,在这个方向上持续创新,就有了泰康现在的成绩。

 

12月5日至7日,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将在北京召开。商界大咖云集、成功案例分享、企业家人脉合作……现场参会报名渠道已开启,点击下方图片或识别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详情垂询:010——68228186


=